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企业信访矛盾治理的制度实践逻辑
  ■ 靳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现结合工作实际,从社会管理理论角度出发,就新时代信访企业信访矛盾治理的制度实践逻辑谈几点认识。
   新时代治理信访矛盾制度性安排逻辑基础
  德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冲突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秩序具有促进作用,而不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的原因。也就是说社会冲突具有“安全阀”作用,能够把一定压力和敌意作为通道和排气口得以发泄和释放,能够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成员间的关系,能够增进凝聚力和群体间整合。与信访相关的维稳工作,不是消除也永远不可能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维稳工作解决的不是绝对稳定的问题,也绝不会做到绝对稳定,关键还是秩序的问题,要有制度性安排,要设立规则,建立制度化渠道与方式来解决社会冲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就是维权。维稳与维权这一对矛盾具有辩证统一性。替群众维权就是最好的维稳,是当前维稳与维权辩证机理的核心和实质。制度维权预防和治理社会矛盾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从“行政维稳”到“制度维稳”转变,防止掉入基层信访矛盾治理的内卷化陷阱。制度维权可以通过建立利益保障、维护、协调、冲突解决的制度性安排,在制度张力下,这种稳定是一种韧劲的稳定,即使新的社会矛盾出现,也拥有更大的缓和空间与弹性,能够在动态平衡中实现矛盾的化解。  
   新时代企业治理信访矛盾制度性逻辑实践框架
  坚持科学健康发展。没有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抓好企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换得短时间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要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布局,用发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系统上防范稳定风险,从源头上筑牢稳定根本。二是抓好发展成果分配。企业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应始终注意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始终注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利益。要把企业发展成果的蛋糕切好分配好,切实抓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
  建立民主秩序规范。规范是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民主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关键,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一是建立制度规范。“制度维权”的前提在于制度建设,要在完善制度上下足功夫,使各种问题能够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依据。二是保障内部民主。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将“四家”(把信访职工群众当“家人”、把职工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工作模式嵌入日常工作之中,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好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在企业内应建立健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畅通公平合理制度,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正义的企业内部社会秩序。
  促进规范习惯养成。各种社会矛盾,最终还是要在规范的、法律的轨道上解决,急需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维的养成,在实践中将基层社会矛盾由混乱无序纳入制度化的通道之内。一是健全规范体系。建立和实施好一整套企业员工共同行为准则体系,以此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通过自律、互律、他律成为彼此认同,把彼此行为纳入共同行为准则的轨道。二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有序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要在企业内部努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开展好“崇德向善·明礼知耻”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加强心理疏导。在加强职工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大力开展个人心理调节疏导工作,建立职工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
  加强信访矛盾制度治理。一是风险防范制度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职工群众消化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区科、大事不出企业,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重大风险预防化解工作制度、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改进临时性、非制度化的座谈会、协商会、通报会、恳谈会等意见沟通渠道,使之成为利益博弈的制度性机制,形成利益表达、协商、解决、应急一整套有机的规范体系。二是精准信访制度治理。发生信访行为,要做到精准定位源头、精准导入分流、精准化解纠纷,坚决避免不问缘由先入为主,坚决避免“只层层分办不分级处理、只问属地不管原因、只要结果不顾后果”等问题产生。三是多元联动化解治理。进一步畅通和规范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党委推动、信访部门综合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信访工作格局,变信访“中转站”为“终点站”,实现信访工作由“要我抓”到“我要抓”,由信访部门唱“独角戏”到部门合奏“交响乐”,由部门“单打一”化解信访问题到合力打出“组合拳”,由信访人“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到“相信依靠基层、不出家门解决问题”转变。
  加强突出信访矛盾治理。一是治理“信上不信下”问题。基层群众对各级间的信任,存在差序信任格局这一基本现实,越级上访是这一政治信任结构的体现,改变这一困局需要做好几点:取消越级访排名考核和不合理诉求考核机制,尽可能摒弃排名通报的惰政思维、不问缘由先入为主的追责思维,对越级访不受理,让信访回到规范秩序、法治轨道内解决。适应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实事求是地认识信访问题、解决信访诉求、化解信访矛盾。首先基层要依法履职尽责,努力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其次上级对基层治理信访矛盾也应给予更多空间,在依法办事、依法治访上多给予支持,上下同心、相向而行,强化基层干部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深入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治理“信访不信法”问题。法治信访是推进信访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应推进信访立法工作,科学界定信访的法律功能,合理设置信访工作机构,厘清信访的边界,明确受理范围,依法处置涉访违法犯罪行为,促进信访工作和信访秩序“双向规范”。三是治理信访积案。化解信访积案一定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考虑和划定波及范围、涉及群体和潜在隐患,缩小或消除不良影响和效仿效应,防止发生“涟漪效应”。
  完善地企联动治理机制。一是健全政府民意沟通机制。应建立政府与民众沟通机制,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实现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减少因地方村民围堵企业实现其增加与政府谈判资本而带来的企业经济损失。二是制定公平公正公共政策。应统筹考虑,平衡公共政策的利益相关方,确保公共政策制定成熟、公平公开和充分反映社会大多数群体的价值取向,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三是不断理顺地企关系。合理划分信访事件中政府、企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理顺地企关系,有效破解因信访维稳造成企业发展困局问题。
  小结
  要通过建立通畅的制度化渠道与方式来解决社会冲突,并从“行政维稳”到“制度维稳”转变,防止掉入基层信访矛盾治理内卷化陷阱,新时代要科学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余庆经验”“福泉112模式”,坚持科学健康发展、建立民主规范秩序、促进规范习惯养成、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治理突出信访矛盾、完善地企联动治理机制,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调处联动工作机制,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实现企业、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