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法治新闻报道与融媒体的契合途径
  ■ 黄霞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影响,而传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呈现出融媒体发展的特征。目前来看,传统法治新闻报道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致使受众群体被大量分散,对法治新闻媒体的市场地位形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需要积极探索法治新闻与融媒体的契合路径,使其快速适应新媒体环境。本文首先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中法治新闻报道中暴露的几点问题,之后基于已有的问题探究与融媒体的契合路径。
  关键词:法治新闻报道;融媒体;媒体环境
  法治新闻报道作为宣传法治知识、开展普法活动的新闻媒体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通过法治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而在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媒体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法治新闻媒体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想尽快适应新环境则需积极探索与融媒体相契合的路径。
  1.融媒体时代法治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新闻选题方面的问题
  新闻选题是吸引受众的重要途径,选题内容的质量和新颖程度往往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播放量,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可以通过科学选题来吸引受众关注,使其在媒体市场中具备更大的影响力。但目前来看,在新闻选题方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存在选题同质化问题。主要是由于新闻记者习惯性地将焦点放在一些社会性案件和热点事件上,且部分记者在发现热点新闻后,会将新闻信息同步给同行业的人员,新闻信息传递速度快,很容易增加选题同质的概率;(2)报道内容的获取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是在法院和公安局获取新闻信息,部分情况下从热线电话中获取信息,很少借助新媒体技术在网上搜集新闻信息,导致可供报道和选择的新闻内容较少;(3)选题缺乏导向性。部分情况下过于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忽视了法治新闻报道的普法作用,致使选题较于盲目,失去其应有的导向作用。
  1.2报道内容方面的问题
  内容为王应是所有新闻报道均需遵守的基本原则,但从目前的法治新闻报道现状来看,存在忽视内容质量,报道深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部分新闻报道工作者奉行拿来主义,在获取新闻信息之后,并未根据法治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处理,直接就新闻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虽然保障了对新闻事件的有效还原,但报道深度不足,很难引发受众的共鸣;(2)在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些媒体工作者为了吸引受众,采取夸大事实,通过一些夸张的手法描绘新闻事件,且存在通过泄漏公民隐私吸引受众眼球的现象,此举不仅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会给事件关系人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3)一些法治新闻从业者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在新闻事件中挖掘娱乐卖点,仅关注流量反馈,忽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上述几点问题均会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1.3传播形式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的法治新闻报道传播过程中,虽然认识到了与融媒体融合的重要性,也打破了电视和广播传播的局限性,但在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内容传播时,仅是将新闻报道直接上传于媒体平台中,未能根据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和目标群体定位针对新闻报道进行再次编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传播的效果。显然,此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新闻媒体与融媒体契合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今后的新闻传播工作中,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新闻传播形式,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作用,使新闻报道的覆盖面更广,增强法治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2.新形势下法治新闻报道与融媒体的契合途径
  2.1创新选题思路,拓宽选题渠道
  新闻选题对于新闻报道的方向和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途径也在逐步增多,这为新闻选题带来有利的条件。建议法治新闻的工作者能够抓住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创新选题思路,借助多个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信息挖掘,旨在从众多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有内涵和有普法意义的信息内容,充分彰显法治新闻报道的普法作用。
  2.1.1为了提升选题的可读性,需要将目光放在社会大众较为关注和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上,但此种选题方式很容易造成选题同质的问题。此时,则要求相关的新闻报道者能够创新选题思路,既要彰显话题主旋律,又要融入具体的新闻事件,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链,增强新闻内容可读性的同时,也可消除同质化选题的问题。如可以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房价、养老、生态和二孩政策等作为选题依据,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法治事件向民众传达一些法治信息,充分发挥法治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和法治宣传作用。
  2.1.2除了通过传统的途径获取新闻选题以外,在融媒体环境下,可借助大数据技术从新媒体平台中挖掘部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中筛选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但很少有媒体进行报道的新闻内容,如可以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上进行新闻话题收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新闻话题征集活动,从受众反馈的话题中挑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做成专题报道,这既可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也可有效满足受众的新闻信息获取需求,当受众群体自行选择的新闻话题被报道后,必定会表现出更强的参与度,法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也更为突出。
  2.2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增强新闻报道深度
  复杂的媒体市场环境以及社会大众对新闻报道质量的需求无一不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法治新闻媒体要想具有较好的媒体影响力,则需积极提升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为达成这一要求,相关的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针对新闻事件具有较好的洞察力,并能从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在其中融入一些法治知识,更加深入地剖析新闻事件,致力于利用新闻事件向民众传达特定的法治内容和观念,有效强化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发挥法治新闻报道的法治宣传作用。
  2.2.1将增强新闻报道的附加值作为提高内容质量的重要抓手,新闻记者在调查新闻事件和编写新闻报道时,需要贯彻落实内容为王的观念,具体而言,需要从新闻事件中挖掘出部分有价值和内涵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加工和策划,使其与新闻事件建立有效的联系。考虑到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量众多,可以将目光投放于新媒体平台中,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通过专业化处理在其中融入法治内容,采取以小见大的处理手段,增强新闻报道的普法宣传作用。
  2.2.2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的还原事件真相,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目的之二是增加新闻报道的内涵,实现对法治理念和法治知识的有效传达。这要求进行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在揭露事情真相的同时,还需按照事件的发展及时向社会大众传达一些法律常识,对于重大案件,要注意保护事件关系人的个人隐私。新闻报道过程中也可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和受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馈意见,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采纳一些合理性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法治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
  2.3加强与融媒体的融合,丰富新闻报道传播形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法治新闻报道的传播形式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是促进媒体融合,提高与融媒体契合度的重要举措。前文中提到,对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认识不清是影响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建议相关人员首先分析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再次编辑,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以微信平台为例,其更注重传播深度,因此进行新闻信息编辑时,要突出新闻内容的深度,而抖音平台则更为关注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这与当前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相符,因此信息传播效果较好,此时则需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简化,从中提取关键性信息,确保利用简短的视频还原整个新闻事件,以达成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结语:融媒体时代发展中,为法治新闻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发展机遇,如能找到与融媒体的契合点,尽快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则法治新闻报道必定实现质的飞跃。因此,要求相关的从业者积极分析各大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和各个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利用新媒体思维进行新闻选题,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内容收集与传播,实现对选题思路和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进而强化法治新闻报道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孔维佳.法制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记者摇篮,2021(12):49-50.
  [2]郭海荣.浅析法制新闻报道的融媒体发展之路[J].科技传播,2020,12(11):81-82.
  [3]韩芳.融媒体时代法制新闻报道的“禁”与“尽”[J].传媒,2019(14):38-40.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