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综合
第03版:基层 一线
第04版:区域 行业
标题导航
法治润乡风乡村气象新
图说新闻
余庆县检察院:“三聚三做”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天柱县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汇川区检察院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质量评查
余庆县检察院快速治理井盖安全隐患获好评
准新娘意外丢彩礼 民警4小时“完璧归赵”
分类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盘水市
法治润乡风乡村气象新
■ 王家梁 王鹤霖 张齐云
近日,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获悉,辖区河沟村村民杨某某家中有长辈去世,便立即和村干部、网格员等到杨某某家中开展法治宣传。经耐心劝导,杨某某及亲属一致承诺,不会借丧葬活动摆阔气、讲排场。
据了解,六盘水市充分发挥法治对文明乡风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着力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乡风“吹”响市域社会治理“善治”。
念好“三字经”
2021年4月,六盘水市民政局会同有关单位在西福园陵园举办第六届免费节地生态安葬仪式,以集体草坪生态安葬的方式为7位逝者举行安葬仪式。据了解,此次活动还通过“直播黔线”平台以网络方式全程在线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80万人次。
为破除“厚葬薄养”治理难题,六盘水市注重念好“扬”“抑”“改”的“三字经”,多措并举推进专项治理,让“厚养薄葬”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同年8月,六盘水市制定出台《六盘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家庭美德作为全市公民行为规范,全面倡导“厚养薄葬”理念,依法依规治理随意焚香烧纸、违规燃放鞭炮、大操大办丧事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不文明现象。
同时,六盘水市排查农村看风水、卜卦算命等封建迷信职业者421人,并建立“一对一”联系走访教育机制。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六盘水市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和乡级集中治丧点334个,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组织开展非法碑石制作、棺木销售等丧葬用品市场专项整治,依法整治新建豪华墓76座、活人墓687座,取缔非法生产加工销售棺木店210家、封建迷信用品店352家、碑石店552个。文明、环保、节俭丧葬礼俗初步形成。
抓实“三个面”
前不久,盘州市刘官街道松官村有群众举报,一村民房屋“打板”竣工将大办酒席。随后,街道包村领导、村干部、网格员等立即赶赴该村民家中耐心解释,劝说其停止大办酒席的行为,并向前来帮忙的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及时制止了一起滥办酒席事件。
近年来,六盘水市重拳出击开展整治“滥办、乱办酒席”行动,聚焦党政带动、自治引导、监督劝阻3个方面开展专项治理。近两年来,共劝阻各类不符合规范酒席1280次。
六盘水市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为切入点,制定出台《“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实施方案》《整治乱办滥办酒席的指导意见》,印发《六盘水市反对乱办滥办酒席倡议书》,纪委监委出台规定严禁公职人员操办和参加非婚丧酒席,对操办婚丧酒席的规模作出严格限制。
此外,六盘水市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共治作用,在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将禁止乱办滥办酒席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可以办”与“不可办”事项,建立“道德红黑榜”“文明积分”等平台,将村民遵守情况作为道德评议、村民评议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仅如此,六盘水市在全市92个乡镇(街道)设立举报平台和电话,紧盯重要节点开展监督检查。乱办滥办各类酒席、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得到有效遏制。
紧盯“三个环节”
2020年9月,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一未达适婚年龄女孩张某某经人介绍,欲与钟山区德坞街道龙贵地村村民杨某某谈婚论嫁。“我们发现后,通过向当事双方宣传法律法规和妇幼保健相关知识,有效避免了一起‘早婚早育’事件的发生。”德坞街道原综治干部马凯说。
近年来,六盘水市紧盯监测报告、分类处置、源头治理3个环节,通过建立村两委实时监测报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情况监测报告、卫健部门早育情况监测报告、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监测报告“四位一体”监测报告机制,多渠道监测、全覆盖排查、台账化管理。2021年至今,及时劝阻早婚早育事件109起。
为进一步做好源头治理防范工作,六盘水市深入实施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法治宣教工程”、家庭困难“帮扶工程”、学龄儿童“控辍工程”、移风易俗“新风工程”、妇女儿童“关爱工程”5项基础工程;营造健康婚育新风法治环境,强化《六盘水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任务和责任,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两万余场次,制作刊播“以案释法”报纸栏目280期、“律师说法”微电影节目130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000余场,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共90余个,建成法治宣传栏2800余个;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将严禁“早婚早育”婚育新风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我们将切实强化法治这一‘最大公约数’的基础性作用,把德治方式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全过程,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营造重道德、讲法治的良好社会环境,用良法促进市域‘善治’。”六盘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晓明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