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毕节市七星关区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方勇
时间见证“火焰蓝”的担当作为
  ■记者 夏民
  “好了,大家收工回救援站。”9月1日,在水箐镇,送完最后一个村民组的水,已经是晚上11点30分,毕节市七星关区环城北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方勇赶紧招呼战友们回到救援站休息,因为第二天还要赶到其他乡镇送水。
  9月2日清晨,经过一夜休整,方勇又带着两辆消防车共16吨水,前往岔河镇大寨村送水。
  早上10点过,消防车开进了大寨村,闻讯而来的村民早早就把水桶等容器放在家门口,等待久违的清泉。
  “家里蓄水池已经见底,有一段时间没洗澡了,就连厕所都不敢在家里上,还好你们来了,现在终于有水吃了。”村民赵大红连连感谢。
  其实,这样的送水行动方勇并不陌生,他告诉记者,2011年毕节也是遭受大旱,受灾更为严重,只不过受灾面积没今年这么大。
  “那时候,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地方路很烂,去不到的地方我们就背着水一户一户送到老百姓家里。”方勇说,如今路都基本修通了,消防车直接开进村里送水,方便了许多。
  沿着街道两旁,方勇扛着水龙挨家挨户地把水桶、水塔灌满。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方勇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大寨村的尽头,86岁的老人赵政觉杵着拐棍,提着一个小水桶在街边站着,方勇赶紧过去将老人的水桶接过来,并且从其他村民家里借来了扁担和两个水桶装满水,亲自将赵政觉老人家里的水缸灌满。
  “真不知该如何谢谢你们。”看到方勇挑水把家里水缸灌满,赵政觉颤颤巍巍地坚持要送方勇出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消防员的身影。今年旱情以来,高温带来的不仅是群众缺水,还有山火。8月21日,四川合江车辋镇发生森林火灾,当天晚上11时,山火突破进入赤水市境内,蔓延至天台山林区
  21日,和战友送水回来的方勇接到毕节市消防救援支队前往赤水增援的命令。休整后,22日一大早,方勇就带着三名战友出发赤水,投入一线扑救山火的行动中,直到26日,山火被成功扑灭后,他才和战友回到毕节。
  回到毕节,来不及休息,方勇又投入到送水行动中。“现在正是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懈怠。”方勇说,旱情不退,我们不退。
  据了解,自加入抗旱救灾保民生行动以来,方勇和战友们足迹遍布了七星关区岔河、林口、生机、团结、朱昌、亮岩等十余个乡镇,累计为群众送生活用水1000余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了新时代“火焰蓝”的使命担当。
  入职20多年来,身为四川人的方勇将青春奉献在了乌蒙大地,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被团中央表彰为“青年岗位能手”,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优秀装备技师”、表彰为“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获得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五四青年奖章”,贵州十大“最美青年”等荣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