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张晓权:带领乡亲过上甜蜜生活
张晓权正在展示蜜蜂养殖情况

■ 张运典 
  张晓权,铜仁市德江县乡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德江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当好“领头雁”;为群众增收拓展小康路,做好引路人;当选为德江县人大代表后,他始终以炽热的情怀,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传达民声、维护民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
  亲手酿造“甜蜜生活”
  7月18日,笔者走进德江县稳坪镇铁坑社区,来到张晓权的养蜂场,听见蜜蜂嗡嗡的声音,张晓权一边翻动蜂箱,一边向笔者介绍他发展产业带来的甜蜜生活。
  2013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多次创业失败的张晓权与养蜂结下了缘,激起了他酿造“甜蜜生活”的兴趣。当时,一个朋友在野外发现一群刚分群的蜜蜂,他抱着试试的心理,把蜂群“招”了回来,做了简易的蜂桶在屋檐下安了“家”。除了到村里的图书室借阅大量养蜂知识的书籍外,他还四处寻找养蜂的老人“学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独桶蜜蜂开始分群,变成了两桶,出蜂蜜10多斤,市场价卖到了150元,这让张晓权有了养蜂的信心。
  当时,为了提高蜜蜂的繁殖率和幼蜂的成活率,他跑遍了县内所有的养蜂专业户,因气候、海拔等方面的影响,他养殖的中蜂和意蜂在养殖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得知稳坪镇坨底村一位老人有多年的养蜂经验,他多次上门“拜师学艺”,最终得到了老人的“真传”。
  有了过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张晓权的蜂群逐步增加,两年时间,养殖规模扩展到80余箱。但每次割蜜费时费力,还会损坏大量的蜂槽,损失大量的蜂蛹。这成了张晓权养蜂需克服的一个技术难题,能否借鉴意蜂养殖的方法,他盘算良久:“改桶养为箱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但他一点也不懂意蜂养殖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查阅大量资料,四处“淘金”。
  2015年,张晓权终于掌握了意蜂养殖技术,养殖规模达到了120余箱,当年产量达到了800多斤,产值突破9万元。
  如今,张晓权的养蜂规模逐步扩大,产值逐步增加,2018年蜂蜜产量达1200余斤,产值近12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可突破15万元。
  带领群众致富
  “自己生活过得再甜蜜,看着乡亲们过着苦日子,心里总有些不安……”。张晓权尝到了养蜂的甜头,但他没有忘记带领群众致富。
  为了让更多的村里人学会养蜂,张晓权主动动员村里群众发展养蜂产业,低价转让蜂群给大家饲养,并经常上门指导。如今,村里的张浩、张玉山等8户农户成了养蜜大户,户均养蜂都在30群以上,过上了“甜蜜”的小康生活。
  “养蜂是个好产业,但要想让更多群众尝到蜜的甜头,还是有些难度,毕竟村里的蜂群承载能力还是有限的……”张晓权总结几年养蜂的经历,决定带领群众种植精品水果。
  2021年,张晓权的柑橘进入了丰产期,逐步走俏市场,乡亲们也亲切地称呼为“水果大王”。当年,成立了德江县乡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还接管了邻村村民冯胜110亩因无技术、管理差、不挂果的脐橙。
  张晓权的产业逐步扩大,群众对他也更加信任。2021年,张晓权当选为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群众重托记心头
  “当选为人大代表,是群众对我的信任和重托,责任重大……”张晓权在谈到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时,深感压力重重。
  张晓权出生在农村,一直与农业打交道,他关注的也是农村的问题、农业的问题。
  结合每次参加涉农技术培训了解的情况,发现市场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德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切实加大农特产品市场指导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农业产业大户也为此点赞,认为他提得好。
  稳坪镇铁坑社区花椒大户张玉飞为张晓权竖起了大拇指:“有张晓权这样的人大代表为我们着想,我们产业发展也有了底气……”
  针对群众反映当前农民就医检查多、流程繁琐的问题,他在会上也作了发言,提出了意见建议。他还提出了铁坑河的管理、农田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均得到了政府采纳,并责成相关部门解决。
  如今,张晓权不仅依靠养蜂、种果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还实现了社区里的黎世英、安凤婵等10余户农户长期在基地就近就业,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与群众共同分享了新生活的“甜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