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女子离家34年 热心民警助力团圆
  ■ 王忠波
  “姐姐,欢迎你回家!”6月29日,徐某明在大门上挂起横幅,徐某娥带上女儿女婿外孙如约而至,一家人紧紧相拥在院坝,喜极而泣。
  “34年了,我母亲已经不记得老家的地名,只知道是在梵净山脚下,姓徐。”印江自治县公安局民警张毅廉接到这个山东打来的报警求助电话,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时间追溯到1988年,时年24岁的徐某娥赶集时路遇到一陌生人,邀其外出打工挣钱,她便不假思索地跟了出去。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徐某娥一个单身女性在外目不识丁,就这样与父母、兄妹失去了联系。
  徐某娥一直盼望着回家,回到父母姊妹的身边,但她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几经颠沛流离,徐某娥来到山东,阴差阳错地嫁为人妇,生儿育女。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家庭亲情的牵绊,徐某娥对父母对老家对姊妹的记忆印象变得稀薄起来。
  家在何方?父母还在不在?在山东生活了34年的徐某娥凭着模糊的记忆,时不时地向女儿们念叨起她的生养地:梵净山。想家想父母,她想成了心病。女儿们决定完成母亲的心愿。
  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捷报连传,这无疑为失亲群众注入强大的信心。今年1月,徐某娥女儿向印江警方求助。印江公安“团圆行动”专案民警张毅廉接手处理这次求助警情。
  反复梳理报警人提供的信息,张毅廉发现只有“梵净山下,姓徐”这两个信息。梵净山脚下有印江、江口、松桃3个县的居民数万人口,徐姓人家不在少数。一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张毅廉发现,要通过数据比对查找几乎不可能。怎么办?
  “一村一村地访,一户一户地问。”张毅廉当机立断,围绕梵净山脚下开始了地毯式查寻。
  梵净山,强大的地标引领,让寻亲目标变得更近一些。抓住“梵净山”“徐姓”两个关键词,张毅廉以梵净山为中心,搜寻工作辐射开来。一方面联系江口、松桃警方帮助协查,排查徐姓人家30多年前有无走失的亲人,一方面围绕梵净山西线的印江木黄、紫薇、洋溪等乡镇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
  “你家有没有失散人员?有没有走丢的人口?姓徐的人家都有哪些?”但凡走过的地方,张毅廉都要耐心地询问,详细记录关键信息,回去再梳理推导,在掌握大量信息后,有关于徐某娥印记越来越多。
  今年3月10日,张毅廉像往常一样,带上笔记本,驱车向洋溪镇山岔村出发。这个村村民多数姓徐,坐落较分散,张毅廉刻不容缓地开始了访问笔录。他通过前期排查的推理得出:此处极有可能是徐某娥的出生地。
  当走到徐某明家时,张毅廉的几个问题,勾起了他的回忆。徐某明回忆:“在30多年前自己有个姐姐赶集没有回来,后来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那一年一家人都很焦虑,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听到这里,张毅廉在心里有了谱,这跟徐某娥走失的情形惊人相似。他立即叫来徐某明的兄弟姊妹和父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照片比对,发现徐某娥与徐某明长相相似。
  “坐落梵净山下、面容相似、姓徐、失散的情形一致、时间差不多。”有了这些重要信息,张毅廉凭借经验大胆断定,徐某娥有较大的可能性与徐某明他们是一家人,于是立即采集其父徐某钗的血样,同步要来徐某娥的血样。两份血样很快被送往铜仁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DNA鉴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3月11日,铜仁市公安局传来好消息:徐某娥和与徐某钗确实存在生物学父女关系。张毅廉第一时间把好消息传到双方。团聚!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通过电话互诉衷肠,约定认亲团聚日期。
  此时,徐某娥58岁,父母已有80岁高龄,34年离别,34年期盼,34年寻觅,在这一刻画上圆满的句号。见此情景,张毅廉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一张助力团圆的寻亲路线途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34年,1000多公里,漫长的时空交集有些偶然性,但张毅廉用脚步丈量增加团聚的可能性。3个多月,为徐某娥寻找亲人,张毅廉走访了5个乡镇20个村1000余人次。
  “张警官非常专业敬业,没想到今生还能再见姐姐,张警官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徐某娥的弟弟徐某明情真意切地说道。
  “为人民服务,不放弃群众的事,群众便不会抛弃我们。”张毅廉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体会那份焦急、那份担忧、那份期盼,把对党忠诚的信仰融入血液,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的故事里,彰显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
  据了解,自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印江自治县公安局高位推动抓落实,明确专人专班专项经费开展寻亲团圆行动,截至目前找回失散人员8名,为16个家庭实现团圆梦。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