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双语宣讲团走进少数民族村落
安顺交警交通安全宣传阵地“遍地开花”
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龙婷 记者 付先锐
  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多民族世代聚居于此,他们分布在安顺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原始语言、习俗、风貌留存至今,但这也导致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说汉语、听不懂汉语方言,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安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民警和当地少数民族村干部组成少数民族双语交通安全宣讲团,深入辖区少数民族村落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用乡音话安全,声声入人心。
  经开区三合苗寨山歌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5月26日下午,安顺经开区三合苗寨迎来了连日阴雨后的第一缕阳光,安顺交警双语交通安全宣讲团也踏着明媚的阳光,带着交通安全知识走进了三合苗寨。
  三合苗寨地处平寨村,当地村民都是苗族,为了让交通安全更贴近少数民族群众,安顺交警选拔出业务知识强、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民警联合平寨村村委联合组成双语交通安全宣讲团,一起参与宣讲。
  宣讲团的民警在现场为群众们准备了多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民警在村里的广场为群众播放广播剧,并用少数民族语言结合广播剧内容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精通山歌的辅警舒伯成将交通安全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山歌,为现场群众表演,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歌好听!又能学东西!这个山歌我们喜欢!”舒伯成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群众阵阵掌声。“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今天由我们为大家做摩托车骑行展示和头盔佩戴示范,大家平时骑车出门一定要像我这样佩戴头盔……”英姿飒爽的骑警们在现场为群众们做骑行规范宣讲,倡议大家“文明守法骑行,平平安安回家。”
  民警还在现场组织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并为他们准备了交通安全礼物,荧光雨伞、反光袖套、反光雨衣等,让群众不仅能学到交通安全知识,还能将交通安全带回家。
  平坝区平元村“院坝影院”倡导文明出行
  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是个少数民族村落,当地群众以穿青人和苗族居多,语言以苗语为主,为了提升当地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安顺交警少数民族双语交通安全宣讲团来到了平元村。
  民警在平元村委大院内架起临时“院坝影院”,播放精心挑选的《挥之不去的“雾霾”》《“脱缰”的网约车》等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片,向村民大力宣传讲解农村地区酒驾醉驾、无证驾驶、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法规知识,广泛宣传夏季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民警还邀请当地村民用苗语唱交通安全山歌,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他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每一位少数民族群众的耳中、心中,倡导农村群众文明守法出行。
  安顺交警带着移动“后备箱”影院走进平坝区天龙村,为当地群众播放了《挥之不去的雾霾》《“脱缰”的网约车》等我省典型事故案例警示片,在村民们观看震撼、惋惜之余,适时讲解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呼吁广大村民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做到“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民警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互动等方式,向大家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大家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文明守法、安全出行。
  黄果树石头寨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活动
  黄果树石头寨村地处黄果树旅游区,当地群众以布依族、苗族居多,安顺交警来到石头寨村,开展“美丽乡村行,电影下乡进万村”巡回宣讲活动,将交通安全送到当地群众的身边。
  民警在村里的小广场支起了“移动影院”,播放农村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用汉语和布依话分别讲解了农用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着重对老年人因交通意识淡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提醒他们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紫云白石岩乡“赶场天”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利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的赶集日,安顺交警趁着“赶场天”走进集市,走街串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民警通过大喇叭喊话及发放宣传资料方式向群众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行车常识,并针对老年人交通意识淡薄、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用方言面对面向广大老人群体重点讲解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头盔以及驾乘车辆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同时,宣传警员还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解析向群众讲解超员超载、无证驾驶、乘坐黑车、酒驾醉驾的危害性,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号召广大群众要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普定县斗篷村“坝坝会”里话安全
  普定县斗篷村总人口2714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数85%以上,是一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布依族语仍旧是大多数人的日常沟通方式,为了扩大少数民族交通安全知识普及面,安顺交警来到了斗篷村,开起了“坝坝会”。
  宣传人员用布依族语言,针对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相对薄弱,以及农民群众出行的特点,以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和面对面宣传教育的方式,重点对农用车违法载人、超载、超速、未成年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禁止客货混装、骑乘电动车、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不系安全带、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危害性进行宣讲。
  民警还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让村民直观地感受戴头盔和不带头盔会发生怎样不同的危害,进一步增强了村民们“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的交通安全意识。
  双语宣传,能够更好地将交通安全知识进行传播,特别是针对乡镇、村寨里的中年人、老人和不会说、听不懂汉语的群众,能够更好地将交通安全知识传到他们的手中、耳中、心中。安顺交警少数民族双语交通安全宣讲团将持续深入辖区少数民族村落,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浓烈的宣传态势,全力提升广大少数民族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