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综合
第03版:基层 一线
第04版:区域 行业
第05版:消防周刊
第06版:消防周刊
第07版:区域 行业
第08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坚持深度协作实现“监地”共赢
观山湖公安深入辖区幼儿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
紧盯办案风险·提升办案质效
赫章县检察院送法进校园
老百姓身边的贴心人
织密“三条链”助推省级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有序开展
铜仁:创新群团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仁:创新群团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王家梁 董凡超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开展以来,铜仁市坚持“聚”的思维,运用“合”的方法,综合“融”的效能,创新群团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机制,使群团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转变
对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铜仁市将平安创建、民转刑命案防范、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服务等30多项任务形成责任清单,分解到各群团组织,推动其与政法单位力量联合、工作联动。
纵向抓源头——按照“十联户申请、村居审定、乡镇审核、县级评估、市级统筹”方式,建立需求台账。
横向强统筹——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党委政法委居中调度,根据需求台账制定任务清单,精准调配群团组织人员、资金、项目,让群团资源从分散使用变为聚集发力。
铜仁市根据区域特点和群团职能,科学制定考核细则,对考核结果实行平安建设奖和绩效考核奖“双向激励”,推动群团组织从“可参与”变“要参与”。
“刚性治理”向“刚柔相济”转变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柔性”补位作用,让执法“刚性”获得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支撑。这是铜仁市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重要经验之一。
实践中,铜仁市探索建立党委领导,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职能部门三方联动的社会问题处置机制,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思想劝导、专项调解、应急防御处置,有效破解婚恋纠纷发现难、妇女儿童维权难、留守老人和儿童监管监护难等社会治理问题。铜仁市按照缺什么帮什么的原则,采取“政法+大群团”模式,统筹开展联合、个性化帮扶。明确“听党话、跟党走”+N个宣传教育主题,通过“七进”线下宣传和线上新媒体模式,群团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讲好红色故事、宣传孝老爱亲美德等,以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各个群团力量,菜单式提供政务、司法、社会等4类30多项服务。
“遭遇作战”向“预防作战”转变
伴随铜仁市更多群团组织在风险防范工作中走上“前台”,当地社会治理“后知后觉”的被动局面也得到有效扭转。
目前,铜仁市群团组织在风险排查化解、突出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等多个领域已大显身手。
——充分发挥基层触角作用,融入网格管理,开展婚恋家庭纠纷、民转刑隐患等专项排查化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80起,重大风险隐患8起。
——全面推行“一分析三报告三考核”机制,依托党校阵地,对群团人员开展社会治理培训,引导群团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农村三留守等问题每月分析研判,参与早婚早育社会问题、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治理。
——依托群团组织线上线下平台,充实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平安家庭服务专项工作,发挥群团优势,了解群众基本情况,精准推送到基层组织,帮助“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精准排查“定分止争”、移民安置“定居安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