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清镇市:乡村小法庭 为民大情怀
  ■ 金禹 张雨
  山涧淙淙,春意渐浓。走进贵阳清镇市王庄乡花围下街1号,绿树掩映的清镇市法院王庄法庭,晨曦载曜,万物咸睹。
  这是个小小的特色法庭,住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暖心人,他们传递司法温度,服务乡村振兴。
  这是个小小的温馨之家,让人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地群众津津乐道地说是“三感法庭”。
  从“落定”到“向荣” 为乡村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2020年9月8日,在王庄乡党委的帮助下,清镇市法院“借”来了这个小楼,建了这个法庭,筑了这个小家。
  走进小楼,满目青葱,花草幽香。“此心安处是吾乡”“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从门厅到过道,从立案口到调解室,墙壁上的一字一句,既充满着文化自信的底气,又彰显出生机勃发的朝气。
  “我们家门口也有法庭咯,以后打官司就不用跑远了,真的是太方便了。”在法庭挂牌的第一天,花围村附近的群众就闻讯而来,聚在一起围观笑说。
  1名法官、1名法警、4名书记员,立于时代潮头,扎根乡土大地,因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同样的法治信仰而相聚。
  “我们想要做一枚烛火,点亮乡村法治之路,就要学会办好手上的每一个小案。小案里面有大人生、大民生、大作为。”王庄法庭书记员文思远抱着一叠卷宗,笑着说。
  2020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化学专业的文思远,刚到法庭工作时,因为业务不熟悉,不适应乡村生活,还有畏难情绪。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踏实钻研业务、耐心和群众打交道,从想逃离乡村到主动融入群众,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案件。
  立案登记、庭审记录、撰写文书,干净利索,环环入扣,举手投足之间,俨然一副行家里手的模样。
  就像文思远一样,在这里生活的司法干警,已经把法庭当作了家,把前来办事的每个群众当成了家人。
  这里的年轻人,总把群众的案件,说成自己的案件。有时会悄悄咪咪地“做”,有时会蹦蹦跳跳地“干”。
  他们包片联系王庄乡11个地方,分组走村串寨进社区,扎实开展大走访,架起干群“连心桥”。
  尤其是,推进“社会公益”和“司法服务”融合,创新建立“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调查制度。一年来,邀请寨老族长、手语老师、心理医生等公益者,向群众提供心理疏导60余次,不断满足了当地村民多元化的法治需求,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心的烛火,以莹莹之光,映照着那片红色土地,远方就是新时代青年法律人的司法为民之路。
  从“固守”到“变通” 以实践探索法治惠民之路
  王庄是贵州省千亿级铝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随着进驻当地的大型企业日益增多,有些商事案件比较复杂。起初,这里的个别企业,只要其主张未获完全支持,不论一审是胜是负,都会坚持“一诉到底”,上诉至二审,甚至是再审。
  这里的法官综合考量了当地企业对创造就业岗位、释放发展红利等作用,耐心地劝说:“对方已经同意了,只要你们支付30万元货款……”
  但是,这家企业却屡次委婉拒绝。最终,法庭依法判决“由其支付近60万元货款”。二审维持原判。
  通过此案,法庭数次走访相关企业,终于做通了某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改变了该企业“一诉到底”的思维定势,从此开始接受法庭的处理建议。
  “一年来,全庭收案500余件。有的是焦头烂额的大事,几十户村民起诉一个矿主;有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母亲状告儿子归还黄牛和猪圈。但是,只要群众来了,我们就一定会把他们放在心上。”王庄法庭法官沈鹏飞介绍道。
  这一次,从远处过来讨薪的张云笑着说:“居然用17元就要回了我的血汗钱,我们国家的这个制度真的好哟!”
  原来,张云为了要回4167元的劳务报酬,有律师建议他来王庄法庭“起诉”处理。至于诉讼费用,普通程序要50元,简易程序要25元。
  村里的法官富有人情味,悉心体会农民工生活不易,建议他转成了“不诉”,只是申请“支付令”,费用只要17元。
  同时,在此督促程序中“灵活适用”财产保全措施,依法冻结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仅仅数日,这雇主就送来了薪资。
  忠诚履行审判职责,既要“仁心”,又要“仁术”。此次芝麻小案的创新处理,亦是全国该领域首次成功的司法实践。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长期以来,王庄乡党委给予了王庄法庭许多政策关怀,不仅支持法庭新建选址,还帮助其“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
  这个小小的法庭正在慢慢壮大,已经渐渐提高了自身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前行路上,他们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做到“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确保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升,将“独奏曲”变成了“大合唱”。
  从“冠军”到“乡贤” 用榜样激励引领良好风尚
  “她是我的榜样,听了她的话,我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像陈忠兰姐姐一样,多为社会做贡献。”曾经的叛逆少年黄某义说道。
  少年口中的“陈忠兰”,是全国首个世界冠军调解室——王庄法庭“梦之翼·调解室”中的特殊一员,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独臂女侠”。她虽身体残疾,却如艾草向阳,勇敢斩获了20余次游泳世界冠军。
  而这“梦之翼”之名,取自张海迪在《生命的追问》中的记述,“即使翅膀断了,也要飞翔!”在这间小屋里,既有这位世界冠军的奖牌,还有她登上领奖台的影像。大家常以陈忠兰不向命运低头的成长亲历,激励着未成年的孩子向阳成长。
  扬善惩恶、树风立德,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在这乡土大地上,家事纠纷、土地争议、借贷纷争是常见诉讼。王庄法庭坚持诉源治理,把非诉解纷机制前置,依法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衔接配合。
  在这个法庭里,还有贵阳首个“乡贤解纷工作室”,推进构建了“五老治讼”协同机制,请来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老教师、老行家等乡贤人士,共同参与调解矛盾纠纷。
  朱昌义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校长,中国教育部、中国人社部认定他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说,想要做好调解工作,既要公道正派,又要入情入理。更要“离人心更近,离是非更远。”
  这支以王庄法庭为主要阵地,建立起来的全乡调解员队伍有近20人。一年来,全乡调解纠纷200余件。同时,“五老治讼”助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对促进乡风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
  道阻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清镇市正积极探索创建“无讼无访”示范村,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基地……无数个行走在乡间的“法律百科全书”持续赋能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法治亮色。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