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11岁男孩玩游戏被骗8999元凯里警方快速为其追回
   本报讯(顾菲 记者 陈莉)近日,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经济开发区,一名11岁小男孩玩游戏时,被居心叵测的“游戏好友”诈骗,幸好凯里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的紧急拦截,才避免了钱财的损失。
  “警察同志,我的孩子可能遭遇网络诈骗了!”近日上午,家住凯里经济开发区的市民陶女士急匆匆来到凯里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黔兴派出所报案。接警后,黔兴派出所、刑侦大队、网安大队多警种合作,立即开展案件调查工作。
  “报警人陶女士告诉我们,正值寒假,他11岁的儿子用她的手机玩游戏,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个游戏玩得很厉害的‘大神’,这些‘大神’听到加入游戏的是孩子的声音,以带‘孩子上分’‘买游戏皮肤’等理由主动套近乎,让未成年的孩子加其为好友。”凯里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队长杨荣跃说,这是网络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骗局。
  杨荣跃告诉记者:“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我们得知,因为其没有手机和微信,所以当时用她妈妈手机加的好友,后来对方便发来一个链接,说点击一下就可以领取道具。然而,陶女士的儿子轻轻一点,陶女士银行卡里的8999元就没了。”
  被骗当天晚上,下班回家的陶女士拿回手机并发现了这笔扣款记录,在询问儿子后,意识到被骗的陶女士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派出所报警。
  “轻轻一点钱就没了?这个钱去哪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杨荣跃回答:“这是被诈骗分子用木马病毒伪装的一个在‘某物’购物平台购买一部手机的支付链接,陶女士儿子轻轻一点,账户密码就会被泄露,然后付款8999元,成功的‘帮助’‘游戏好友’购买了手机。”杨荣跃表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件,但诈骗对象已经转移到了爱玩游戏的未成年人。
  办案过程中,凯里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密切合作,一边依托大数据寻找线索,一边与“某物”平台客服线上联系,说明情况。最终在短短几分钟内,将数小时前被骗的8999元追回并退还至受害人陶女士账户中。
  为了表示感谢,几天后,陶女士将一面写有“排忧解难,爱心为民”字样的锦旗送到了黔兴派出所。
  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介绍,除了利用孩子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保护意识较弱的特点来引诱取盗其家长银行卡信息外,未成年人还容易遭遇低价出售电子产品、扫码领取虚拟礼物、低价出售游戏装备及高价回收游戏账号等骗术,这些骗术基本上都是抓住了儿童社会阅历少、沉迷游戏、害怕被父母知道等弱点,向受害者反复提出转账汇款的要求。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做好反诈骗宣传,提高孩子对骗子的防备心。同时,提醒孩子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信所谓“破解”游戏的传言,不要轻易把账号、密码等告诉陌生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刻报警。家长应当协助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加强对未成年人手机使用和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不要让孩子知晓支付密码。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