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贵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贵州发展史册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精神,在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万亿元、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3%、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发展动能加快转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经济占比达27.3%、提高1.2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加速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34%、增速连续六年全国第一。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森林覆盖率达62.12%,中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8%以上,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绿色经济占比达45%。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64.75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4%。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推动工作重心转移、凝心聚力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高质量发展在破解多重约束中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主攻“四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大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原煤产量达1.35亿吨,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全国第一,百亿级开发区达39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余户。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县城以上城区新增人口62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左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三改”,开工复工棚户改造43万户、完成改造9万户,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7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273条。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规模51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04万吨/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成高标准农田268万亩,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12个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5个。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超过55%。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新增4A级旅游景区11家,旅游市场主体达12万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旅游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
  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时消除40多万易返贫人口返贫致贫风险,330多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启动实施“五大行动”,20个脱贫县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启动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新(改)建农户厕所25.6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出资200亿元设立“四化”和生态环保基金,撬动银行及社会资本1000亿元以上;打造“贵人服务”品牌,推进“五个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减至68项,新增市场主体70万户,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三。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98.6%。引进优强企业1641家。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到全国第18位。
  全力优化投资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工业投资增长19.7%,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比分别达22.2%、42.7%,占比分别提高4.3、2.2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建成,乌江水运全线复航,开工建设观音水库等25座骨干水源工程,天然气管道联通68个县,5G基站达5.3万个,新建充电桩4000个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
  全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乌江、赤水河等主要河流干流水质稳定达到优良标准,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再次获得“优秀”等次。完成营造林36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6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229平方公里,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571亩。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加强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监测处置,深入推进平安贵州建设。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类重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4.4万个、6.2万个,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措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4元提高到5元。完成扩容建设普通高中学校60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国家规划,规划布局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新增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35家,全面完成4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质扩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655元/月和4569元/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2022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确保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7%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0%以上、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6%和4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9%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游客人均花费增长10%以上;森林覆盖率62.8%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人均预期寿命76岁。
  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集中力量大抓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动能。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和旅游业“四大行动”,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振服务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创收增收、农村宜居宜业。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下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贵州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发展壮大规上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稳投资促消费,发挥有效需求拉动作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挖掘释放有效需求,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深入挖掘城镇化内需潜力;促进消费恢复增长。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宽领域开放、更大力度创新,为发展添动力、激活力、拓空间。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绿色发展制度。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严密细致做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化解债务和金融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用心办好民生事业,确保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加快补齐基本民生短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落实落细稳就业措施;持续提升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万人,高职院校“订单班”毕业就业1.5万人。
  努力解决群众入园入学烦心事,新建、改扩建100所公办幼儿园,遴选培育公办义务教育强校计划项目学校1000所。
  让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建设40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实现定点医疗机构跨省直接结算县县通。深入开展群众就医排长队专项整治。村医待遇每月提高200元。
  提供更好养老照护服务,改造提升20所标准化养老院、新增护理型床位4000张,为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
  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堵”,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3万个,改造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停车位2.6万个;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
  更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建设10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6万场次。
  促进全民健身,实施森林康养步道提升工程100公里,农体工程更新维护1000个,建设社区健身路径或三人制篮球场300个。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选派20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服务,选聘180名各类产业导师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提升乡镇消防应急能力,建成150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
  更好保障老百姓出行安全,建成4000公里普通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完成200座普通公路危桥改造。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要突出把握好6个方面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坚持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坚持纾困解难、惠企利民;坚持化解风险、安全发展。要加强3个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廉政建设要坚决革除作风上的6个顽瘴痼疾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官僚作风、弄虚作假。(记者 范力 整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