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直属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齐乐:
群众的笑容就是给我最好的点赞
  ■ 记者 任莉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繁忙的道路交叉路口,他一站就是十余载。默默的付出,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老百姓出行的安全、畅通,换来小学“马路校门”的亮丽风景线,换来辖区群众不断提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交通事故的减少……
  他说,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就是对他最好的掌声,群众的笑容就是给他最好的点赞。他,就是多次荣获表彰,2019年被公安部评为“练兵标兵”,2021年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联合评为“百名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的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直属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齐乐。
  值守一线不讲情面
  冬日安顺的清晨,气温低下,寒风彻骨。齐乐又像往常一样,雷打不动地在7点一刻,准时出现在这个城市车流量最大的一个路口——中华东路。
  此时,天还未大亮,路上行人稀少。
  一身警服、一个警帽、一只口哨,每天吸着车尾气,听着嘈杂声,从天亮站到天黑。寒来暑往,斗转星移,齐乐就这样在交警岗位上一站十来年。
  十年弹指一瞬间,自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齐乐秉公执法、热情服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打击违法犯罪、预防交通事故、保障路畅民安、便民利民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而这些优异成绩背后,与齐乐见证的一起交通事故“密不可分”。
  那是齐乐上班不久,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清晨,7时许,正在执勤的齐乐,发现执勤点的前方车辆,突然全都缓行甚至停了下来。当他快步上前查看时发现,一幕悲惨景象出现在他眼前:原来是一辆摩托车与大货车相撞,由于摩托车驾驶员没有戴头盔,驾驶员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当场伤亡。
  “摩托车驾驶员是当场伤亡的,惨痛!”齐乐说,这血腥恐怖的画面,深深刺痛了他的神经,无可奈何的同时,在他心里掀起巨大波澜。
  “从那以后,凡是不按交通规定行驶的,绝不讲情面。”在齐乐看来,劝阻交通违法行为,不仅是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更关系着群众的生命。
  “人命大如天,严格的执法是对驾驶员最大的爱护。少一起交通事故,就少一起悲剧,多一份家庭和睦。”正是怀着这样的情怀,十年来,齐乐纠正交通违法行为4.6万余起,处理简易交通事故730余起,现场处罚、教育摩托车违法3600余起,收缴无牌无证摩托车610余辆。
  然而,秉公执法并不意味着毫无温情。在执勤执法中,他以高度的责任心、人性化的管理、亲情式的服务,要求每一位摩托车驾驶员注意安全。特别是每当看到没有戴头盔的摩托车司机,他都会及时制止,上前好言好语地相劝,直到其改正为止。
  时刻心系群众安全
  安顺市西秀区源泉路,是齐乐执勤辖区范围。因为这里有安顺市第八小学龙青分校,在校师生近4000人。每天早晨上下学阶段的高峰期,来来往往的1000多辆送学生的私家车,给原本狭窄的源泉路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常常导致交通严重拥堵,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加之周边住宅集中,交通压力因而蔓延至临近的龙青路、马槽井路等。
  严重的交通拥堵,不仅给接送孩子的车辆带来不便,还有学生家长在车流中穿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让充满责任感的齐乐,十分担忧。
  2017年,为化解此路段的交通压力,排除安全隐患,长时间在此值守的齐乐,凭借业务纯熟,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根据当前实际,创新性地提出“警家校”工作模式,在龙青路上新增了一块“校门前移、即停即走”标识区域。车辆在此处停下送完学生后立即开走,交警在路面指挥交通、家委会志愿者佩戴标志协助学生下车、学校辅导员拿着小黄旗带成队学生入校。
  就是这么一个创新举动,让原本交通拥堵不堪、安全隐患巨大的该路段,得到了耳目一新的改观。
  “警家校”模式开启后,该路段交通压力迅速缓解。为此,在该模式开启第一天,安顺市第八小学龙青分校学校党委书记还专门走出校门,向齐乐表示感谢,并亲切地称“校门前移”为“马路校门”。此后,“马路校门”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高度认可。
  目前,“马路校门”在安顺市实验学校、市第二幼儿园等多处路段推广应用,成为安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多种媒介广为宣传。
  铮铮侠骨亦柔情
  2019年底,因超荷执勤,齐乐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加重了,医生建议他止动静养。
  “所有人都在为疫情而战,我关键时候怎么能掉链子?”齐乐瞒着妻子父母,忍住疼痛,仍然坚持每天上岗。
  那段期间,齐乐带领青年突击队,在安顺高速东出口连续参与抗疫值守15天,每天工作16小时,共检查车辆13412台,检查登记人员32034人。
  2020年3月,妻子剖腹产手术,需要人照顾之时正值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了工作不分心,他满怀愧疚地把妻子送回了老家……
  不忘初心担使命,青春无悔尽职责。正是齐乐这样坚守尽责,自负责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直属二大队一中队工作以来,在其管辖范围,火七路、好吃街1路、南水二路、校场路等交通“毛细血管”打通了,增加了城市微循环通道;原本双向通行的宋官巷和图书路调整为一进一出单行道,切实解决了两条道路的拥堵问题;龙宫大道、市府路、北山路口、黄果树大街等路段实施交通通行效率提升了……
  “作为一名交通民警,我一直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虽然期间因严格执法遭受不理解,遭驾驶员白眼、摁喇叭表达不满等,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就应该要把它做好。”齐乐说,也因为这份平凡的工作,让他收获了人间可贵的暖心之举。那就是当突然下雨坚守执勤时,会有群众送上雨伞。当酷热时,会有群众送上一瓶清凉的矿泉水,还有学生深深的敬礼致谢……
  不仅如此,每当看到摩托车司机戴好了头盔,他就觉得心头快乐;每当疏导一次拥堵,他就感到十分欣慰。他始终觉得,经过自己的努力,缩短了大家因拥堵而浪费的时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因为,也许就是这短暂的时间,就挽救了一个生命,赶上一场考试,促成了一笔生意……”
  在交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齐乐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誓言,谱写无悔的青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