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综合
第03版:基层 一线
第04版:区域 行业
标题导航
简案快办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六盘水市司法局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习水县检察院 促进检察监督顺利进行
凤冈县检察院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共同维护寄递行业健康发展
(上接1版)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1版)
“职责使命是一生追求的信仰”
刘天周不顾危险跳入化粪池救群众一事被媒体广泛报道后,网友纷纷为刘天周点赞并送上祝福:“泪目,真是人民的好警察。”“点赞!致敬!愿早日恢复健康。”“人民的好警察!”“这真的需要勇气,望平安……”
一时间,刘天周英勇事迹刷爆了朋友圈。
“这事发生在天周身上,一点也不意外,从我认识他到现在,从来没变过。”刘天周的战友谢学俊说。战友口中的“从来没变过”,说的就是刘天周追求的警察职责使命信仰。
1980年出生的刘天周,是地道的开阳县人。1997年,刘天周考上梦寐以求的警校。在警校的学习,让他逐渐认识到人民警察的真正含义,更让他认识到这份职业将肩负起的职责与使命。
在毕业的时候,刘天周写道:“警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代表的是正义与善良,代表的是责任与担当,警察的职责使命就是我一生追求的信仰!”
2002年6月,刘天周参加公安工作,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基层派出所工作岗位。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发生了不少囧事。2002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正在冯三派出所实习的刘天周第一次参与抓捕行动。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他,在接到命令后又兴奋又紧张,他拿上“装备”紧跟着大部队来到了冯三镇安平村参与抓捕。
当听到指挥员“行动”的命令后,刘天周第一个向前冲,但由于完全没有实战经验,反而被嫌疑人一把推倒在田地中。此时的刘天周浑身淤泥,一只鞋不知所踪,手上拿着的“装备”竟然是一支擀面杖。这一次的失败也成为了刘天周不断进步的动力。他认识到,要诠释好“忠诚”二字,靠的不仅仅是满腔热血,更需要不断学习。
后来,边学习边成长的刘天周,分别在行政、户籍、接处警、巡警等多个岗位工作。由于他干一行爱一行,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疯狂吸收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这也使他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一名“多面手”,为服务群众打下了扎实基础。
户籍业务要“门儿清”,解释到位按程序;处理矛盾要及时,否则群众“不张你”;张开嘴来迈开腿,百姓把你当亲戚;路上闲事要多管,不然头上“冒金星”,许诺群众要办好,就要事事有回音……这些,都是刘天周扎根基层,逐渐摸索出的一套属于自己的“群众工作法”。
英勇壮举不只一次
“刘警官,我非常佩服您的勇气,特别想知道您在救人时的心路历程。”1月10日,在省公安厅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主题新闻发布会暨首届贵州省“最美基层民警”媒体见面会上,当记者向刘天周抛出问题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时就是一个条件反射,自然而然地跳(化粪池)下去的事情!”
回忆当时的危险一瞬,刘天周说,跳下去之前,他已经收到一旁群众的“危险提醒”,当然知道危险。可是,面对在池中已经昏迷的两名群众,一秒钟的耽误,都可能导致生命逝去,来不及了,他必须跳!
这一跳,也就成为了后来让无数网友肃然起敬的“英勇壮举”。
2011年7月,在城关镇鱼上村处理一起醉酒闹事的警情中,闹事者拿着手中敲碎的酒瓶不断挥舞,如不及时制止很有可能伤及无辜群众。刘天周不停大喊着:“让开,让开!”把围观群众挡在身后,而自己却冲在最前,最终将闹事者制服。
2015年8月的一天,刘天周所在的巡警大队接到了一起小孩掉落下水管道的警情,由于管道深不见底,加上一股令人感到晕眩的刺鼻气味让现场队员不知所措。闻讯赶到的刘天周,二话不说推开队员跳入下水管道,将小孩救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警察——就是在危险时把老百姓挡在身后的职业。这就是“最美基层民警”刘天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