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绥阳:良好生态推动绿色发展
  ■记者 申云帆
  “这里的景色让我深受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将自然界打造得如此完美……”福建省水彩画会理事、泉州画院特聘画师吴斌感叹道。12月初,一场水彩画家学术邀请展在遵义市绥阳县“十二背后”景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学者相聚于此,感受绥阳的独特魅力。
  10月1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系统的绿色发展思路,绥阳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称号。
  “十二背后”风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位于绥阳县温泉镇,总面积600平方公里,包括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贵州清溪峡景区以及中国大地缝三大景区,在这个景区内,有天坑,有地缝,有高山,有峡谷,有湖泊,有森林,有草原,有溶洞……
  原始景观如何在实现保护的过程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十二背后”景区打造成功,昔日的老旧房屋摇身一变,成了极具当地特色的乡村民宿,为100多户村民带去了就业机会。
  村民赵友会的家就在景区入口前不远处,自景区打造后,她将房屋流转给了景区作为开发使用,并在此务工,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十二背后”双河客栈度假村的客房部主管。
  “路坑坑洼洼的,附近都是田,路也没那么宽,收入又低。”赵友会回忆着过去,苦不堪言。得益于“十二背后”景区的打造,当地村民的就业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活环境、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对于赵友会而言,最大的改变在于孩子的教育。“以前,收入低,交通不便,去一趟县城不容易,根本无法送孩子出去读书,现在,我们收入提高了很多,就以前住这边的人全都买上小车了,孩子们全部都送到县城读书了。”赵友会高兴地说。
  依托“十二背后”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绥阳生态旅游招牌“越来越响”。今年1至10月,全县接待游客582.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8.58亿元。当地的百姓跟着吃上了“生态饭”,端上了“生态碗”。
  在绥阳县经济开发区,坐落着全省唯一一家牙膏生产——贵州苗老藤生物养生有限公司。2015年,为延伸金银花产业链,绥阳县引进该公司,主打生产以金银花功效为主打的牙膏。
  据测算,生产1吨净含千分之三金银花提取物的苗老藤牙膏,需要提取0.003吨绿原酸,如果每年按2000吨牙膏产量来计算,需要提取6吨绿原酸,每年消纳近百吨金银花干花,可间接带动了绥阳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闭环效应”。
  2020年,绥阳县13.5万亩金银花产干花1500吨,茶花40吨,叶子2000吨,实现年产值2.4亿元,涉及种植农户4555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培育金银花初深加工企业40余家,研发的金银花茶、金银花凉茶、金银花鸡蛋糕、金银花日化用品等40多个产品已上市销售,实现综合产值20亿余元。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近年来,绥阳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0年,绥阳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8.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森林蓄积率、林木绿化率实现“双增长”,森林覆盖率59.29%,全年无突发环境事件发生。2021年,绥阳县成为贵州唯一获得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的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绥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建祥表示,下一步,绥阳县将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走出一条符合绥阳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