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贵州省政法机关
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何永利 何晓璇 喻玉)11月1日下午,记者从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省工商联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政法机关坚持刀刃向内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不松劲的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法机关紧扣政法工作,法治服务保障出实招。省委政法委立足政法职能职责,切实发挥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对标《贵州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牵头制定《贵州省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工作的分工方案》,将工作任务细化为7大任务,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和责任单位,并督促省直政法单位根据分工方案及民营企业维权和发展需要,进一步细化出25条工作举措,全方位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和服务。
  审判机关清理破产积案稳步发力。建立破产案件数据周报和半月通报制度,今年1月至9月,全省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106件,含长期未结案35件,其中审结民营企业破产案件28件。通过总结涉民营企业审判经验,发布了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突出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培育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引领作用。
  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稳步发力。深入推进“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在全省工业园区、企业、工商联设立检察联络室、联络站、联络点84个,为定点帮扶联系的工业企业提供法律服务665次;制定《贵州省检察机关办理不捕不诉案件监督管理办法》,有效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对民营企业、企业家涉及轻刑犯罪充分适用依法从宽的刑事政策,依法不批准逮捕199人、不起诉204人。
  公安机关攻坚涉企案件稳步发力。严厉打击串通投标、商业贿赂、合同诈骗、非法经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犯罪和民营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收受贿赂等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1月至9月,全省公安机关共立破涉民营企业经济犯罪案件241件,挽回经济损失4.96亿余元。
  司法行政机关定向提供“法治体检”稳步发力。截至目前,全省共组织了1923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1471家民营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开展法律咨询6418次,宣讲法律政策951次,梳理涉企纠纷2117件帮助民营企业化解纠纷1640件,为民营企业出具法律意见书2286份,开展民法典宣传等其他法律服务171场次。
  同时,紧盯薄弱环节,推动协同联动出实招。省委政法委机关开展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立足实际,积极与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沟通联系,全面梳理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和安排部署,着力补齐协同联动渠道不畅通的短板,联合行文印发《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协作工作机制》,明确提出建立联系联络机制、联动服务机制、信访沟通机制、投诉督办机制四个方面工作机制。
  “下一步,全省政法机关将着力做好教育整顿总结提升工作,进一步解决突出问题、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抓好建章立制、实现长效常治,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