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台江县法院南宫法庭
扎根基层一线 为“金色天平”增辉
法官进村寨开展巡回审理

  黔东南州台江县法院南宫法庭下辖南宫镇、方召镇和排羊乡,辖区面积约493.86平方公里,25行政村(社区)共5万余人,且苗族人口占99%以上。法庭现有员额制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辅警各1名。
  锦绣苗岭、人杰地灵。多年来,南宫法庭干警始终如一扎根基层,不断为辖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助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法庭先后荣获“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州法院先进集体”称号,法庭干警荣获省州县表彰。
  发挥前沿阵地作用
  “我这辈子有儿有女,现在子女都不赡养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南宫法庭法官在一次法治宣传过程中,一位苗族老奶奶满脸忧伤地用苗语小声地向其进行咨询。
  南宫法庭庭长李显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双语”法官,当听到老奶奶询问后,马上使用当地苗语耐心细致地与老奶奶进行交流。经了解得知,老奶奶的两个儿子外出打工有5年未回过家,女儿也外嫁到邻县,家中只剩下70多岁的她孤寡一人独自生活。由于听不懂汉话,老人一直来都不知道怎么将自己的情况反映给政府部门,当在村寨里看到有法官来时,便想试试跟法官说说自己的难处,但其实心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可当听到法官居然用熟悉的苗语回应自己时,老人心中的不安得到缓解,主动将自己的情况与李显周交流,并希望得到法律援助。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南宫法庭通过系统协查找到了老人三个子女的联系方式,在李显周的耐心劝说下,老人的三个子女最终答应回来参加庭审,并当庭支付了部分赡养费给老人,答应接下来会好好照顾老人。案件结束后,南宫法庭将此案作为经典案例在当地普法宣传,让群众们了解到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后来此案在当地形成了“蝴蝶效应”,很多外出务工子女纷纷效仿,主动常回家看看。
  近年来,南宫法庭在其辖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努力为辖区内人民群众带去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其中开展法治宣传30余场次,民法典宣讲4次,发放各类宣传册、普法读本2000余册,现场接受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100余次。
  依法公正公开高效执法
  “法官,感谢你为我主持公道!”虽这只是审判工作最普通的一个缩影,但这种现象在南宫法庭时常看见。每当听到这么一句沉重的感谢,带给李显周的不仅仅是欣慰,更多的是责任重大。在审理杨某当与某村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中,村集体以杨某当已改嫁外村为由,拒绝给予杨某当分配集体林地征地补偿款。在调解无果后,南宫法庭果断开庭并判决村集体向杨某当支付征地补偿款。听到判决结果的那一刻,杨某当满脸泪痕,积压心中多年的不平与怨恨,豁然开朗,激动得感谢着法官。
  近年来,南宫法庭始终秉持着依法公正、公开、高效执法,办案质效始终在全院排名靠前。2019年以来,南宫法庭共计受理各类案件447件,年度结案率均达98%以上,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1%以上,改判和发回重审率为0.4%,庭审直播150多场,生效裁判文书上网率为100%,特别是2020年度审结的285件,全年改判和发回重审率降到0,更是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和信访案件的发生,执法办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优化司法服务质量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南宫法庭不仅在人员上配置了三名年轻优秀的党员干警,更是在司法服务中着手从诉前调解、立案、开庭、送达等环节,因案制宜,采取上门送达、电子送达、巡回审理、在线调解等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打造“便民利民法庭”,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成效,赢得当地群众的一片点赞。
  “谢谢你法官!”今年1月中旬,当法官将一笔赔偿款交到张某九老人手中时,老人满是老茧的双手紧紧握着法官的手不断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2018年,南宫法庭受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受害者家属张某九与被告张某某达成分期付款协议。考虑到张某九老人不识字,且晕车,故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南宫法庭一直跟踪督促被告按期履行义务,并亲自上门转交赔偿款。今年春节前夕,当法官上门将最后一笔赔偿款送到张某九老人手中时,该案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年来,南宫法庭全年上门送达400余次,上门立案100件余次,上门调解60余次,开展巡回审判40余次,在线调解100余件,远程视频开庭30次,电子送达200余次。
  (台江县法院供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