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遵义市播州区法院枫香法庭
让“法治之花”在基层美丽绽放
  ■ 罗密 刘耀
  这里有“风之故乡”太阳坪,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这里有“银杏之王”千年古树,叶落知秋,霜落知寒;这里有“中国仡佬族第一乡”,神秘悠远,古迹众多;这里有“中国最美红村”花茂村,宜居宜业,世外桃源。
  遵义市播州区法院枫香法庭就坐落在这片有历史、有故事、有红色基因的土地上。
  枫香法庭成立于1961年12月,辖枫香镇、洪关乡、平正乡三个乡镇,20个村居,辖区面积355平方公里,辖区人口7.35万人,法官每年人均结案321件。
  近年来,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驰而不息探索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优质司法“产品”。
  构建四级服务网络
  枫香法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为了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到司法便利,该法庭在未设法庭的两乡设法官工作站2个,在贫困户移民搬迁安置点设法官工作站6个,在花茂村设法官工作点1个,每个村居聘请诉讼联络员共20名。通过积极延伸诉讼服务空间,构建起了“庭、站、点、员”全覆盖的四级司法服务网络,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某工程公司因在绿化带上播撒化肥,导致沈某五只山羊中毒死亡,沈某遂向该法庭提起诉讼。法庭立案受理后,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无果,遂决定在距当事人就近的平正乡法官工作站开展巡回审理,并就该案进行了当庭宣判。案件生效后,工程公司主动支付了沈某4500元赔偿款。
  推进智慧法庭建设
  枫香法庭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
  该法庭积极推动“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解决、一次性到位”工作,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的深度融合,探索推进贯穿立案、调解、审判、合议、裁判、归档等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办案模式,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证据交换、网上庭审等系统的实质化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司法效率、质量和公信力。
  近日,该法庭通过“云上法庭”网络终端,受理了李某与邓某因租赁合同纠纷申请的司法确认案件。由于邓某远居重庆,为了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奔波,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法庭干警主动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指导双方通过手机登录平台网页,顺利完成了该案的司法确认工作。
  致力无讼村打造
  枫香法庭坚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该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了“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新实践,法庭总收案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4.1%。
  为了促进纠纷通过前端防线有效化解和过滤,该法庭主动推动花茂村“无讼村”创建工作,通过党委领导、法院主导、各方参与、村委会搭建平台的模式,将司法引导、行政参与和村委会自治相结合。并积极与辖区各部门、村居建立矛盾排查和联合调处机制、诉调对接机制、定期例会机制等,推进矛盾纠纷诉前化解。今年以来,涉花茂村案件数同比下降61.9%,且均由人民法庭联合村居、各部门调解处理。
  王某与万某因民间借贷产生纠纷,该法庭了解该情况后,精准对接村居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量,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在各方的合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该起纠纷被成功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花繁叶茂,枝叶关情。枫香法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这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土地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坚守法治初心、践行为民宗旨、传递司法温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法治之花”在基层法庭美丽绽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