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从江县法院贯洞法庭
创新举措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

  ■王世峰
  贯洞法庭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东北部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贯洞镇,肩负着贯洞、洛香、庆云3个镇、30个中心村、7个社区、7.9万人的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辖区以侗族聚居为主。
  近年来,贯洞法庭情洒侗乡,心系人民,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理念,以公开透明、细致周到、便民利民为目标,创新举措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并将侗族文化和法院文化有机结合,修建独具侗族特色的调解凉亭、和谐长廊、温馨花园和平安水池,“侗乡美丽法庭”的美名不胫而走。
  近三年来,贯洞法庭受理案件461件,结案443件,结案率96.10%。其中,调解、撤诉223件,调撤率50.34%,荣获“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黔东南州法院先进集体”“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贯洞法庭立足于示范区(开发区)实际,坚持以服务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构建地方和谐和实践司法为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唱好为党政分忧为企业解难“重头戏”。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法治进企业”等方式,深入辖区政府、园区、企业进行法律指导和宣传,针对企业在合同的订立及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提高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为企业、为从江县经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在办理涉及全国五百强企业的某公司三起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申请诉讼保全对该公司名下账户资金2000万元进行冻结,法官采取“放水养鱼”的方法,通过依法变更保全措施的方式,既保证原告保全措施又保障被告企业发展,实现“两全其美”。
  打好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攻防战”。坚持以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出发点,主动参与辖区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向当地政府为辖区的发展和稳定出谋划策,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法律帮助和建议。例如:梁某某因在开发区内的某水泥厂内务工,造成一只眼睛受伤失明,法庭干警得知后及时赶到现场,协助辖区政府就赔偿问题从法理、情理等方面向双方作了大量调解工作,最终,梁某某与该水泥厂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兑现,获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下好预防社会矛盾纠纷“先手棋”。贯洞法庭积极配合乡镇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将巡回办案、指导人民调解等活动与乡镇苗头性纠纷排查化解结合起来,建立流程化的调解衔接机制和常态化的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预防化解苗头性纠纷隐患的工作合力。
  提供优质便民法律服务
  贯洞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的作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让司法更加便民利民。
  以“勤政”为先,厚植为民情怀。为大力推行司法公开,节约诉讼资源,贯洞法庭充分发挥便携式科技法庭的便民功效,既实现了同步录音录像确保司法公开透明,又解决了当事人交通不便、到庭困难等实际问题。近三年来,通过便携式科技法庭深入田间地头、鼓楼花桥巡回审理案件108件,将矛盾纠纷依法在公序良俗的劝解下化解于萌芽状态。
  以“务实”为要,筑牢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社交工具被广泛应用。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贯洞法庭利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邮寄立案、移动微法院立案等方式进行立案68件,利用微信质证、询问、调解等方式办理案件280件,既实现便民利民,又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群众基础得到持续巩固。
  以“情感”为线,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干警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原则,采用辅警与法官助理外出送达、法官与书记员在法庭接待当事人的“2+2工作模式”,确保当事人在法庭内外均能感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同时,建立了“三必须上门”的工作制度,即对涉老、涉幼、涉远的三类案件必须上门送达和审理。通过巡回审理,将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得到辖区内老百姓的纷纷点赞。例如:法庭干警考虑到老人梁某标年过八旬,腿脚不利索,为减少老人诉累,直接上门向老人送达案件材料,随后到被告梁某家里送达应诉材料,并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双管齐下开展工作。第二天,梁某将凑齐的8.5万元债务款如数交到梁某标手中并连声致歉,哽咽的八旬老人向法庭干警竖起了大拇指。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贯洞法庭采取“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认真开展法律指导。近三年来,贯洞法庭先后向辖区乡镇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法律指导9场次,深入乡村、企业和学校开展法治宣传12场次,发放有关法律法规资料4000余份,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40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11起。
  联动化解矛盾纠纷。该法庭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及基层调解组织工作的沟通联系,认真指导基层调解工作,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相结合,将200多件民间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兴长,贵州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德洋,贵州省高院副院长刘力,来到贯洞人民法庭调研时,对贯洞法庭利用长廊、凉亭等区域优势,结合地方习俗来调解矛盾纠纷的做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合力推进诉源治理。自2021年1月开展诉源治理工作以来,贯洞法庭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联动,通过委派调解、邀请“寨老”参与调解、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45件,特别是在一些棘手、复杂的纠纷中,综合运用调解与审判等途径,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侗乡美丽法庭”的美丽,不仅美于凉亭、长廊的外观,更美于法庭干警内心深处那座公平公正的天平,不论是裁判断案的法官,还是事无巨细的法官助理,或者是飞快记录的书记员、维护安全的辅警……他们始终践行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美丽人生。未来的路,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着保一方安宁、促一方和谐的美丽华章。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