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筑牢秋季开学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
  开学季,消防安全不容忽视。学校是人员密集型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学习、掌握防火基本常识,对在校师生的安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对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记者 喻玉 整理
  校园常见火灾类型
  生活火灾——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目前,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躺在床上吸烟、乱扔烟头等。
  电器火灾——目前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等电热器具。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燃。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校园防火安全小知识
  教学楼、图书馆消防安全——教学楼、图书馆内的可燃物较多(书籍、桌椅等),在这些场所学习或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师生们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子教具、电脑、投影仪等机器,避免超负荷使用,要经常查修电气线路,谨防线路老化。不得在教室内、存放易燃物品。不可在教室内、图书馆内吸烟、乱丢烟头。消防疏散通道要时刻保持畅通,消防设备设施要保证完整好用。一旦发生火险火情,在场老师要迅速判断起火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切断火源,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同时有序疏散学生,安抚学生情绪,防止发生惊慌踩踏事件。
  食堂消防安全——学生进入食堂就餐时,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私自进入后厨,后厨煤气等易燃易爆物品较多,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学校要经常对食堂的水、电、气等进行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接、拆管道、电气线路;消防器材要配备齐全,并放在醒目、好拿的位置;经常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若食堂发生火灾,要第一时间逃生,在逃生过程中需保持冷静,不要拥挤,谨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体育馆等地消防安全——体育馆等场所都是人员密集型的场所,是学生的聚集地点,因而是防火工作的重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要遵守场馆内消防安全制度,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打火机、酒精等;禁烟区不吸烟,不随地丢弃烟头、火种;定期检查电线、电路,防止电线老化造成事故。严格把控入场人数,不得超过场馆内额定人数。如有大型活动,安全门和疏散通道必须保证畅通,一旦发生火险火情,在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切断火源,使用自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自救,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实验室消防安全——中学、高校有各种实验室,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课堂之一。实验室常存放大量的化学药品,如酒精、盐酸、硫酸、氢氧化钠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时,需注意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严禁烟火。实验室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将其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指定专人管理,并且按要求定期检查、更换。严禁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寝室消防安全——在寄宿制中学和高校,寝室消防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不可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电煮锅等电热设备。由于学生宿舍的供电线路的负荷有限,在人员密集的学生宿舍区使用大功率电器,容易引起线路着火。宿舍内不可随意更改、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也不要把铁钉等硬物凿入墙面,防止发生电线短路,造成触电、火灾等。使用电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完设备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及时断电,避免电器长期通电引发事故。寝室无人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做到“人走电关”,防止火灾发生。同学们在自我遵守的同时,也需提醒寝室室友注意用电安全,同时,应牢记宿舍楼房间分布格局及安全通道,保证在发生险情时及时逃生。
  校园防火安全这样做
  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校园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师生存在认为火灾离自己很遥远的心理,认知仅限于表面,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很多学生缺乏消防知识,对电器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容易埋下潜在的火灾隐患,例如部分学生长时间使用充电器充电等;有些师生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部分火灾的发生就是因为在校园使用违章电器等造成的,为了方便就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炉、热得快等电热器,使得电线超载,导致火灾发生;随着学生宿舍电器的普及使用,学生乱接电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会增加线路负荷,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校园里随意丢弃的烟头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一个原因。
  基于这样的情况,学校需要培养师生防火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要配齐消防器材,建立完善的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对人员密集的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加大力度,对易发生火灾的教学楼、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图书馆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严格消防安全管理,配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进行防火标志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等标志牌的完善等;学校要加强消防防范措施,要做到落实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配置、维护工作,以此保证器材数量以及质量是否合理合格,避免校园存在火灾潜在隐患。节假日更要严格实施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把火灾危害安全的苗头消除在萌芽中。完善校园进出卡制度、学生公寓管理以及用电等处罚规章制度,杜绝一些不良行为,以此保证学生从每个环节养成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消防措施、器材以及灭火器具等进行全面大检查,对于堵塞或占用消防安全通道以及违章使用的电器等情况进行整改。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