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
持续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邵磊 殷选择 唐燕
  茶源街道主街两旁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儿童在阳光下追逐嬉闹,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杨栩是黔西南州普安县高棉乡许打坪村人。3年前,他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点茶源街道。
  “公安帮助我们脱贫后,还继续帮我们。这里的治安、交通、卫生情况都很好,有警察在,我们生活得很安心。”杨栩眼里充满了希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脱贫攻坚已取得伟大胜利,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的脚步仍未停歇。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继续努力贡献力量。
  以平安为念
  “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更有奔头。”
  两年前,兴仁市锁寨村村民陈开玉开了家小超市,家里还有些烧烤桌用来出租,日子过得不错。
  今年“五一”期间,她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一名外地游客“顺”走了她的简易烧烤桌。
  “一张桌子的事,我本来不想麻烦民警,但我女儿坚持报警,民警没几天就把桌子找回来了。”陈开玉笑着说,现在村子里的治安越来越好,无论是生活还是经营都觉得很安全。
  民警还经常上门走访,提醒她注意消防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我是开超市的,民警会特意提醒注意食品安全,过期的食品不要卖。”陈开玉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说。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为推进平安乡村建设,锁寨村警务室创新改革“乡村警务”,夯实农村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更有奔头。这一切离不开公安机关的努力。”锁寨村党支部书记金华云满脸笑容。
  “我们在黔西南州推广了‘一村一警务室’等工作机制,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黔西南州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雷海介绍,农村大数据警务也是公安护航乡村振兴的一大“利器”。
  大屏幕上,立体、直观、清晰的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全景图上不时图标闪烁,兴义市公安局洒金派出所教导员戴丽静点击一个图标:“这是路边监控,点开图标就可以查看监控视频。”她接着点开另一个链接,“这是老弱病残居民和留守儿童信息,针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我们会重点关注、按时走访。”
  栗坪社区是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点。走进社区,黄棕色相间的崭新楼房,群众服务站、儿童托辅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处处秩序井然——这都多亏了栗坪警务室的大数据智能安防平台。
  “栗坪警务室大数据智能安防平台试点效果良好,黔西南州公安局已将其推广到全州3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服务。”戴丽静介绍。
  保经济发展
  “乡村经济发展好了,群众生活会越来越富裕。”
  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欧阳光炜谈起小坪寨村警务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11月,龙凯科技公司签约进驻兴仁市巴铃镇重工业园区。“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是两眼一抹黑。”欧阳光炜说,兴仁市公安局巴铃派出所小坪寨村警务室及时跟进,尽心尽力提供帮助和服务,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困难。
  像龙凯科技公司这样的企业,在巴铃镇重工业园区还有10余家。这些企业来到巴铃镇,为拉动经济、带动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企业做好服务,村民的收入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小坪寨村警务室警务助理欧荣汉深知水涨船高的道理。
  工厂筹建,出现的土地、施工纠纷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加强新建厂房安保巡逻,保护企业的生产设备;为企业需要办理的公安政务手续积极提供便利;定期组织企业进行安保培训,教授安全防范知识……
  在黔西南州,像小坪寨村警务室这样的基层警务力量还有很多。他们的理念简单而朴素:“乡村经济发展好了,群众生活会越来越富裕。”
  查大姐是则戎镇人,原先住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的山后边。目前,她在景区经营两个摊位,向游客出售旅游产品和食品水果。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景区发展特别好,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查大姐笑嘻嘻地说着,还拿出自家腌制的酸果给大家品尝,“民警特别关心商户的经营,经常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很多在旅游景区经营的商贩,原先都是景区当地的贫困群众。景区越来越好,群众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黔西南州公安局山地旅游警察支队支队长钟明松说,狠抓景区安全和规范经营是旅游警察工作的两个重点。
  针对这两项重点工作,黔西南州旅游警察完善警务体系,定时定点开展景区巡查、安全演习;针对景区出现的不合法合规经营行为,逐一上门对经营者进行普法宣传,净化景区经营环境,促进景区健康发展。
  “有警察在,我们这些小商小贩特别安心。”查大姐满面笑容,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招呼顾客……
   行便民之举
  “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钱,服务老百姓够周到。”
  由于进城考证路途远、花销大等原因,农村无证驾驶摩托车等交通违法行为仍较为突出。
  “没有驾照就没法办理保险,一旦摩托车发生事故,就可能因医药费而返贫。”兴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李登云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消除这个返贫隐患。
  “体检、考试、领证每一次都要跑市区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加上车费、饭费、误工费……”兴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负责人喻先贵掰着指头算了笔经济账。
  为此,兴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送考下乡、警医联动,相邻的村镇只要凑够一定数量需要考换证的人数,该大队就将“考场”灵活安排到老百姓家门口,并与体检中心、照相机构合作,群众在考试现场就可以体检、拍照,当天就能拿到摩托车驾驶证。
  “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钱,服务老百姓够周到。”对此,兴仁市回龙镇打汞村村民梁正财赞不绝口。
  “延伸车驾管业务到乡村,是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黔西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陈兴红介绍,黔西南交警将交管13小项交管业务下放到乡镇派出所和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并累计筹集资金100余万元购置所需设备。
  在黔西南,像这样的“放管服”改革还有很多。
  普安县公安局九峰派出所为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决定迁到新址。新址一楼大厅的综合服务区可受理群众预约办理户籍、交管、出入境等各项业务,十分方便。
  “我们特意购买了身份证办理一体机,方便群众办理证件,还能免费照相。”九峰派出所所长陈陟凌说,“虽然机器比较贵,但可以给每名群众省下25元钱。这边居民有大约2.4万人,这笔账还是划算的。”
  将32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延伸至派出所,29项延伸至警务室预约办理……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全面延伸“放管服”改革,以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群众省时省事省钱,切实为群众谋福利、增福祉,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群众特别开心,经常拉着民警一起合影。”陈陟凌指着墙上的合影,语气中满是欣慰和自豪。
  合影里,群众与民警紧紧挨在一起,脸上笑开了花。警民鱼水情深,共同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