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综合
第03版:基层 一线
第04版:区域 行业
标题导航
用艺术浸润服刑人员心灵
毕节市检察机关挂牌成立检察官工作室
紫云自治县检察院为退役军人申请司法救助金1.5万元
贵阳市花溪区法院全力推动案件结案工作
贵阳市白云区法院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工作衔接提升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效
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监狱创新教育改造方式
用艺术浸润服刑人员心灵
■记者 岳端 蒋明镏
长100米,重100斤,包含66个代表性事件,耗时两年,经历几百版手稿……近日,一幅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为主题的百米画卷,在安顺监狱内展出。
耗时之长、工程之大,令人惊叹,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幅画卷出自监狱的民警和一群几乎没有绘画功底的服刑人员之手。
记者在安顺监狱见到这幅百米画卷,它被精心装裱,卷放在一个一米左右高的木箱里。安顺监狱民警王笛向记者介绍,这一幅画卷凝结了大家600多天的心血,“大家都视若珍宝,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展示。”
耗时两年打造百米画卷
2019年10月,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安顺监狱二监区监区长袁晓辉在一次监区会议中提议,组织绘画班服刑人员创作一幅百米画卷,通过学习和创作,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共同迎接建党百年。
这一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袁晓辉立刻向监狱党委汇报,得到了监狱领导大力支持。当月,二监区民警组织十几名服刑人员,开始了以“文化改造悟新生,百米画卷感恩党”为主题画卷的创作。
“画什么?”是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为确定画作框架,绘画班组建者、二监区民警蔡裕卿花了大量时间梳理历史脉络,不断查询历史资料,组织服刑人员一起学习、思考,最终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代表性的66个历史事件作为绘画主线。
这些历史事件里,有一些没有图片资料,无法临摹,为还原史实,创作出生动的作品,民警们又收集了上百本历史书籍,带领服刑人员仔细研读历史背景,寻找可以借鉴的图片素材。
创作过程也颇为不易。起初,大家按照一个人画一个历史故事进行分工,但有的擅长画景,有的擅长画人,且水平参差不齐,前几稿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不少人感到有些灰心。民警一面鼓励他们,一面按照大家的所长进行调整,带着大家反复练习,作画效率慢慢提了起来。
最终,经历600多天,近15000个小时,克服重重困难,大家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完成了这样一幅长卷。
在研读历史背景、精心绘画打磨的过程中,服刑人员也收获了许多。
“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一幅百米画卷让我对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中国革命事业从一知半解到如数家珍,我更加坚定了改造的信心,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画作的参与者、服刑人员曾某某主动向民警汇报思想。
谈及创作百米画卷的初衷,袁晓辉说:“绘画班的服刑人员绘画功底不错,但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过程和重要意义体会理解得不够,我们希望通过绘画重现历史,培育和强化服刑人员的家国情怀,提升服刑人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以阳光、积极的正能量促进服刑人员洗心革面、重做新人。”
以文化人以艺养心
以创作百米画卷提升服刑人员思想修养只是安顺监狱创新教育改造方式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安顺监狱引入艺术形式开展教育改造的做法由来已久。
安顺监狱教育科科长唐先国介绍,自2011年起,安顺监狱就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各监区内开展绘画、音乐、书法、雕塑、围棋、体育等兴趣活动,但当时仅以监区为单位,并未形成规模。
随着服刑人员参与兴趣小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高,2018年,安顺监狱开始将其中开展得最好的绘画、音乐及书法兴趣小组进一步规划扩充,修葺专门的画室、音乐室、书法室等,形成监狱层面的绘画班、音乐班、书法班,吸纳全监狱有兴趣加入的服刑人员。
“安顺监狱关押的服刑人员大部分罪重刑长,且大多文化程度低,性格易暴躁、控制力差,如何让他们在监狱里保持积极心态,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唐先国说,对服刑人员来说,绘画、音乐、书法是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改造方式。
这样,一方面可以压缩服刑人员的空余时间,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
为了推进此项工作,民警有意识地给服刑人员设置耗时较长、较有组织的主题任务,百米画卷就是其中之一。在民警的带领下,通过让服刑人员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丰富其文化生活、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外,也通过艺术成果让服刑人员产生满足感和重拾生活的信心。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安顺监狱还经常组织社会帮教活动,邀请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的专家进监对服刑人员进行指导、上课,提升服刑人员的创作水平。
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安顺监狱还组织音乐班服刑人员进行歌曲创作,或进行书法、绘画文艺作品展出、评比,进一步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性。
违规率持续下降
“文化改造是监狱教育改造的重要方法,而绘画艺术作为文化改造的重要手段在服刑人员改造中越来越重要。”安顺监狱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矫治中心民警王利娟说,绘画或其他艺术创作过程不仅能激发服刑人员的情感、思维,还可以帮助服刑人员内观己心,重悟生命。
王利娟介绍,绘画是一个人内心想法的投射,如果画出来的画色彩沉重,反映这个人的情绪悲观,如果色调明亮鲜艳,则说明情绪轻松乐观,心理学上常用绘画作品来判断一个的情绪状态。
“因此,服刑人员在绘画时,能通过作画过程释放情绪,跳脱出当下的烦恼,得到情绪上的升华,这点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上都是相通的。”王利娟说。
“自引入艺术进行教育改造以来,全监违规率持续下降,改造积极性持续上升,形成了正向、积极的改造环境。”唐先国告诉记者,服刑人员的精神状态较以前都有了明显转变,话更多了,做事情更加积极了。
冯某,是安顺监狱二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同时也是绘画班的学员,他在女儿出生时锒铛入狱,错过了女儿出生、成长,为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冯某在民警的鼓励和帮助下,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学习,亲手用画笔记录女儿的样子。
看到他为女儿画的画后,冯某的妻子感觉曾经只喜欢抽烟喝酒的丈夫像变了一个人,惊喜又感动。家人的赞美与鼓励也让冯某充满力量,改造起来比以前更积极了。
“开始画画后的自己,比以前开朗得多,心胸也开阔很多。”谈起心理上的转变,冯某说,以前总觉得刑期漫长,度日如年,现在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画画让他学会了专注做好一件事。
51岁的服刑人员范某某在接触绘画之前,性格急躁,脾气差,与人聊天总是讲不了几句就吵架,为了转变他的性格,民警鼓励他加入绘画班。从画一根直线开始练习,范某某渐渐对画画“上了瘾”,一有空闲时间就想画画。
几个月下来,范某某发现自己不那么急躁了,也不怎么与别人产生矛盾了。他很感谢民警当初坚持让他画画,“脾气再急也要一笔画到位,心静,画才好。”
今年,范某某的女儿就要结婚,范某某还计划画一幅画送给女儿当嫁妆。
安顺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文黔虎表示,以艺术形式进行教育改造是安顺监狱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全面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管安全稳定、维护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安顺监狱将探索开展更多形式的艺术创作主题活动,更好地帮助服刑人员改过自新,启迪新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