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长顺县: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
法律服务工作者指导群众安装使用“黔南智慧司法”APP

  ■ 班小盼 记者 罗翔
  夏渐深,暑意浓。在黔南州长顺县的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小区里,来了一群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暖心人”。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使搬迁群众进一步增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主动性,不遗余力提供找得着、用得了、有保障的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7月以来,长顺县司法局强谋划、强部署、强行动,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普惠于民方面狠下功夫。
  做好群众最“急”的事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7月初,长顺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主责主业,本着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分忧、多为群众造福的初心,在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写以及法律援助案件审核、受理、指派等常规工作出“新”的基础上,自定了于7月到全县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开展不少于一场次法律服务咨询活动的工作目标。
  长顺县司法局以高效的行动力“量体裁衣”制定了《长顺县司法局“法律服务咨询月”活动实施方案》,对参加人员、服务路线、服务内容等进行明确,并主动凝聚长顺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总工会等部门单位合力,将“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将“时间表”变成“里程表”,以自选动作出彩迈出力求公共法律服务普惠于民的坚实脚步。
   抓好群众最“愁”的事
  “原来针对纠纷化解和法律问题咨询政府还专门开发了这款实用的软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遇到法律问题很忧愁,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好了,我安装好了之后回家给亲朋好友和邻居们宣传哈,让大家都用起来。”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下,成功安装并尝试使用了“黔南智慧司法”APP的搬迁群众梁某高兴地说,眉宇间透出轻松和愉悦。
  在“法律服务咨询月”宣传活动现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不同职业群体组成的宣传组纷纷指导群众安装使用体验“黔南智慧司法”APP,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在宣传台前,工作人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村寨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什么是法律援助、如何就近获取优质公共法律服务等与群众息息相关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耐心讲解,号召群众认真学好用好法律知识,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伴随终生的行为自觉。同时,就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释惑,将集法律知识“掌上学”、法律问题“掌上问”、法律服务“掌上办”、矛盾纠纷“掌上解”于一体的“黔南智慧司法”APP向群众宣传、推广,并引导群众安装体验、使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大数据+公共法律服务”的便利。
  办好群众最“盼”的事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长顺县司法局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同向发力,用司法行政的方式,以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办好群众最“盼”的事。
  构建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长顺县司法局在全县各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室,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线下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并最大限度公开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就近获取法律服务。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严格从优遴选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同时,集结社会律师扩大法律顾问队伍,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得法律服务辐射千家万户,为基层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以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法律援助惠民利民便民举措,全力破解群众遇到法律问题时寻法无门的难题。同时在群众来访申请法律援助时,简化审批手续,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识别,最高的效率为符合援助条件的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织牢线上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全县各村(社区)配备电脑、音响、摄像头等设备,并实现了“黔南智慧司法”APP终端的全覆盖。今年来,长顺县司法局推广安装“黔南智慧司法”APP162人(次),通过“黔南智慧司法”APP审批法律援助申请33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94起。
  一个举动获一个点赞,一项服务赢一片民心。长顺县司法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