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7月1日
黔东南州: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入户宣传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警民恳谈会

召开院坝会

■记者 龙立琼
  基层基础越牢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越强。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委政法委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作为政法工作要点内容,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考评,压实责任。目前,州、县两级已成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高位推动上抓实事
  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省委政法委工作要求,认真抓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落实。州、县两级成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同级党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组织、宣传、信访等30余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印发贯彻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及措施。
  为推动工作落地,州级层面按季度召开“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调度会,分析研究工作推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措施,并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州综治中心则根据综治中心质效评价体系等要求,从综治中心建设指标、运行指标、成效指标三个方面按月对各县(市)进行调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5月18日,州委平安办开展县、乡、村三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集中培训并组织到其他兄弟市(州)实地学习观摩。
  5月19日,凯里市万潮镇组织召开“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培训会,会上,要求各村网格员及下辖联户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联户、大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中心,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5月20日,凯里市湾水镇组织辖区各村开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业务培训,各行政包村干部分别对辖区400余名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进行专业业务培训。针对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职责特点,包村干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清晰生动、细致入微的讲解。
  黎平县今年以来把“联户长”培训纳入全县基层政法干部队伍培训重要内容,利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视频会议召开“联户长”培训会,重点围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问题巡查、公共安全防范和处置、应急与消防知识、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知识等广泛开展培训,通过以会代训方式提升“十联户”工作队伍政策掌握运用能力,法律法规运用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从州到村,如此密集地开展培训,目的在于规范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县两级党委平安办把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联户长培训纳入基层平安建设队伍培训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完善平安建设队伍培训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参训人员法律、法规、政策运用能力以及群众工作能力。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县、乡、村四级共组织83600余人开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专题培训,大力提升了各级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黔东南州委平安办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平安黔东南建设考核评价内容,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诉源治理以及综治中心各类线上线下平台整合情况作为评分重要依据,真正压实各级、各部门在支持配合平安黔东南建设中的责任。
  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上求实效
  黔东南州对标对表省委平安办相关文件要求,全力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水平。
  黔东南州各县(市)综治中心在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事件处置平台、社会风险研判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的模式,整合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工作平台,实行一体化运行,并对综治中心进行业务功能分区,设有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心理服务咨询室等。同时结合县(市)矛盾纠纷总量、类型的实际需要,开展部门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强化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
  乡镇、村居(社区)综治中心实现有人员有场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打造的综治中心实现高标准建设,并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具体要求,突出了综治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功能。
  目前,黔东南州已实现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覆盖。6月初,州委平安办印发《关于加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功能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通知》,强化综治中心诉源治理功能。2021年上半年,全州各级法院收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14%,审结率同比上升8.83%,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上出实招
  李怀涛是榕江县三江乡冷衣村一名普通网格员,在他的网格中,有一户人家叫潘小钟(化名),父亲几年前因病去世,母亲智商不高,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母子相依为命,李怀涛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当起了他的“管家”。李怀涛积极对接解决潘家自来水入户问题,整理屋顶透风漏雨的瓦面等,改善其居住环境。
  脱贫是潘家的当务之急,于是李怀涛四处联络,先帮助其母亲申请保洁员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又耐心做通评议代表的思想工作,为该户申请低保。由于母子俩人缺乏劳动力和技术,水稻种植效益不高,这一现状李怀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一边与合作社联系,对接该户土地流转种植百香果,一边帮助母子俩算经济账,打消思想顾虑,最后母子俩同意流转土地并到合作社打临工,增加家里的收入。
  作为网格员,李怀涛真正发挥了“服务群众窗口”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多年来网格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2020年黔东南州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各县(市)党委政法委会同组织、民政、公安、司法行政、住建等部门及乡镇(街道),进一步明确了城区网格、农村网格以及专属网格,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台账。建立网格事务准入制度,县(市)建立“全科网格工作任务清单”,明确网格员具体承担的职责任务。对清单以外的事项,确需纳入的要按照“费随事转”原则拨付相关工作经费。落实网格巡查走访,网格员基本实现每个工作日对网格进行巡查走访不少于2小时,每周对重点人员、场所等登门走访的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市)制定了“一张网”服务治理工作考核细则、奖惩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由乡镇(街道)党委和人民政府牵头实施。
  目前,黔东南州共划分网格19271个,配备网格员29512人,其中专职网格员2904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得到加强。
  在推行“十联户”自治新模式上做实功
  “伯妈,听讲你家儿子要回来过年啊,哪天回来哦?是从哪个省回来?他回来要喊他24小时内跟我们讲一声,现在从外省返回的人员要做核酸检测,做了核酸检测还要居家观察14天,不要出门串户。”凯里市舟溪镇的龙廷荣一边跟村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一边登记该户要返回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返回时间、返回交通工具、从外省返回的具体地址、电话号码等。
  家住青龙村一组的龙廷荣是青龙村第一网格第3联户的联户长,自从被推选为联户长后,他履行职责,积极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龙廷荣介绍,走访登记后,他将排查的省外返乡人员信息报送给网格员,网格员再将排查的信息报给网格长,由网格长汇总后上报舟溪镇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社会治理基层神经末梢的作用,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现在按照‘十联户’开展社会治理,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实现排查、宣传全覆盖,织密疫情防控网,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青龙村村支书龙心智说道。
  青龙村作为舟溪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示范村,根据村情实际,共划分为6个网格,45个“十联户”,由支书、主任担任网格长,各包片(寨组)村干担任网格员,各网格内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根据居住情况,以10户左右为标准,划分“十联户”单元。重点选取有意愿、有责任心、有能力、热心村级事务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退休干部、治安积极份子、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担任联户长。
  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青龙村只是黔东南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一个缩影。按照州委平安办安排部署,全州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将相对集中居住的村(居)民按照10户左右(最多不超过15户)标准划分联防联治服务单元,推选1名联户长,规范明确“十联”工作职责,并通过“四个一”工作方式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黔东南州各县(市)积极出新招、实招,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落地。如黎平县积极鼓励政法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参选各自联户单元内的联户长,并带头履行“十联”工作职责。该县德凤街道开泰社区姚家巷联户长杨建玉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县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善于排查协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辖区耳聋残疾人龙某反映子女动用了她的低保金,陆某反映其妯娌经常占用她家店面摆饭桌,影响其正常经营,杨某反映与黄某由于意见不同,双方产生口角纠纷……看似一件件的芝麻小事,杨建玉却非常上心,第一时间出面协调沟通,得到纠纷当事人的支持和认可,她经手的纠纷均已全部化解。凯里市以召开季度现场会为抓手,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麻江县则拟在每个乡镇(街道)选取1个村(居)作为试点,建立规范化选聘联户长长效机制,提升联户长职业认同感。
  目前,黔东南州共建立联户单元93916个,明确选配十联户联户长93916人,建立网格、联户单位微信群56182个,筑牢了平安建设的根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