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第03版:论苑
第04版: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贵州省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在遵义会议会址举行
图说新闻
贵州省高院调研组赴黔东南州调研
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会召开
治理失信须惩戒与修复并用
贵州省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揭晓
省司法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省检察院到修文县检察院调研指导民事检察工作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失信须惩戒与修复并用
据媒体报道,上了失信“黑名单”,被限制出入境,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怎么办?一家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通过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让公司得以转危为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失信行为不仅有违道德要求,也会因影响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负面评价。近些年来,通过运用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司法机关持续推进失信联合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信用惩戒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社会成员诚实守信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维护被失信行为侵害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此而言,对于那些真心认错并努力解决问题的失信主体来说,需要信用修复制度来帮助其履行义务。信用修复的基本含义并不复杂,从司法工作角度来说,信用修复是指法院可依被执行人申请,充分考虑其积极履行和担保行为,将被执行人从失信名单删除,对其信用进行修复的行为。如新闻中的李某通过信用修复制度获得了宽限期,使其能够开展工作、筹措款项,很快便将借款连本带息归还,实现了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信用修复给予失信人纠正自身错误的机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引导失信主体主动自新、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进一步提升信用修复制度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的明确信号。期待信用修复制度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机制、提高修复效率,不断推进失信信用惩戒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引导和鼓励信用主体依法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据《法治日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